伴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,以及行业的整体下行,转型升级,这个被无数企业谈了许多年的话题,再次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。面对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,企业的发展到底要不要转型?能不能转型?
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
已经基本确定!
随着中国建筑行业十多年的快速发展,中国建筑企业从业务到管理都取得长足进步,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,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挺近企业世界500强。总体来说,从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,中国的建筑企业可以分为三个层级(如图1)。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确定,建筑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脱离现有的竞争格局将会非常困难。
建筑企业未来
到底应该怎么办?
既然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确定,对于建筑企业来说,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?我认为,企业应首先认清自己,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:
行业“大鳄”——由产而融,产融结合,实现快速扩张
对于央企、国企以及一些优秀的大型民营建筑企业来说,由于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相对明显,且过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资金优势,在紧跟“一带一路”、“长江经济带”、“京津冀一体化”等国家战略,继续做大做强主业外,还应紧盯资本市场动向:通过并购、整合实现业务的扩张和布局;利用资本优势进入保险、基金、租赁等金融行业;同时,加强金融业务和建筑主业之间的协同,实现产融互动。
“虎狼”之师——业务升级、管理升级,“点思维”壮大实力
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,在经营、业务和管理上各具特色的优秀民营,由于自身资源限制,不可能在现有形势下再下一盘“很大的棋”,一味地跑马圈地只能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更加紧张,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。因此,这些企业在结合自身实际,提升业务层级(如EPC业务、全装修业务)等的同时,还应逐步树立“点思维”,不盲目扩张业务类型、价值链和区域(必要时甚至可以有选择的放弃某些业务和市场),而是不断优化内部管理,提高生产效率,力争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“现金牛”,确保现金流,确保盈利。
中小型企业——“小而美”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
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,面对的市场压力更大。然而,“大有大的难处,小有小的好处”。面对新的形势,中小企业的领导/老板更需要一种定力,不断思考自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特色,思考自己的客户是谁,极力刻制做大的冲动,坚守信念,坚守特色,只要在一个方面做到“独一无二”、“独领风骚”,那么中小建筑企业的“生活也可以更美的”。
转型升级
无定式
形势变化了,行业发展了,企业的生产经营随之而变无可厚非。然而,如果一味跟风做PPP,做EPC,做工业化,不切企业实际,那么铺在企业面前的并不见得是鲜花和掌声。企业的发展无定式,只要生长,何须转型!